位置:首页>委员随笔>详情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1-17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刘斌

 

摘 要: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减贫、治贫方式。科技在精准扶贫中起到提升产业、壮大龙头、聚力增智的助力作用,必须科学选择精准助力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公民科学素质保障。

关键词:科技;精准扶贫;助力;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纵深推进。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2016年,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国家高层对精准扶贫重视有加,全国各地精准扶贫热潮叠起。然而,与现实中的精准扶贫热相比,目前学界对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还颇显沉寂,这与精准扶贫的广泛实施不相适应。本文将致力于从学术层面剖析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并根据实地调查探讨当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和实施路径。

一、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一)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

综合学界观点和调查思考,本文认为:所谓精准扶贫,就是遵循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因时、因地对贫困区域、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最终实现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致富的治贫方式。这种追求真实化和精细化的扶贫方式, “精准”之处在于强调“扶真贫”和“真扶贫”。其中,精准识别是指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现状确定瞄准识别办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准确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和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是指根据识别出的扶持对象的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 “一村一策,一户一策” 地“量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联系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予以针对性地扶持。精准管理是指对帮扶对象进行定向、分类和实时监测,通过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工协作,及时跟踪帮扶情况,确保帮扶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稳定脱贫目标。精准考核是指针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进展定期开展量化考核,构建扶贫对象动态化准入和退出机制。

(二)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人类反贫治贫的战斗从未停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精准扶贫理论是在充分吸纳国际反贫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厘清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深刻内涵。

1.基于权利贫困的包容型增长减贫理论。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从饥荒与权利的关系视角出发,将贫困的产生归因于享受权利的不平等,认为“权利和分配的双重不平等导致了饥荒的蔓延,消除饥荒首先要消除不平等,并在生产、交换、流通等多个环节向贫穷者赋权,让他们共享平等权利和分配机会。”受其理论启发,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了以“机会均等”与“公平共享”为核心的包容型增长减贫理论。它强调通过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来实现有效减贫,要求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均等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共享性,是一种“人人机会平等、人人分享成果”的减贫模式。

2.扬弃参与式扶贫的合作型反贫困理论。参与式扶贫理论将“参与”和“赋权”两大核心思想融入扶贫工作中。其中,“参与”是指贫困农民参与扶贫决策以及扶贫资金和资源投放的领域、项目、产业选择,参与扶贫项目的决定、管理、监督和评估,分享扶贫项目的利益。参与的关键在于赋权,赋权意味着建立一套贫困农民进入扶贫项目场域的体制机制,消除贫困人口准入的各种制度和体制障碍,保障贫困农民的参与需求。但在现实工作中,贫困群体的参与往往力不从心,加之扶贫涉及面相当复杂,参与式扶贫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在这种状况下,有学者提出了“合作型反贫困理论”,指出“反贫困工作不是由任何一个单一主体的投入即可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社区、贫困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且必须通过一个有效的合作平台来完成。”在反贫困实践中,政府和贫困群体应处于同等的主体地位,并在扶贫行动中构建官民合作、贫困户经济合作、社区与农户间合作、政府部门间合作“四大合作机制”。这种扶贫方式既有利于解决政府力量有限、资源难于整合等问题,又能够充分调动贫困群体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它也是精准扶贫中联动帮扶的重要理论依据。

3.弥补涓滴理论的利贫式减贫理论。涓滴理论又称“滴漏理论”“涓滴效应”,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政府对贫困阶层和群体的优先照顾,而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涓滴效应”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成果向穷人扩散,带动其脱贫致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先富带后富”便与之契合。这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短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实践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穷人往往从中获利太少,减贫见效周期过长,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针对这种弊端和不足,利贫式减贫理论应运而生。它主张加大政府或政策的干预,将穷人作为关注对象,让穷人在增长成果的分配中绝对地或相对地获得更多份额。它是一种有利于穷人的减贫模式,更是一种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为我国建立贫困对象瞄准机制提供了有益启发。

综上分析,中国精准扶贫理论既吸收消化了国内外减贫理论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有效创新;既是一种利贫式减贫手段,也是一种合作型扶贫模式。它通过兼收并蓄、扬长补短,形成了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减贫、治贫方式。

(三)精准扶贫的中国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大致经历了六个历史阶段:计划经济时期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大规模开发扶贫阶段(1986~1993)、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2001~2010)和新时期精准扶贫阶段(2011~)。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始于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实行的开发式扶贫,改变了以往救济式扶贫的思路,推动了农村扶贫逐渐从物质资本“输血”向人力资本“造血”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贫困群体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开发式扶贫中,最大的创新就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区域性集中倾向,国家从1986年起建立了区域瞄准机制,划定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确定592个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形成以贫困区为主线、贫困县为重点,推动区域开发带动扶贫,以县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来抑制和缓解贫困的蔓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近1亿人,贫困人口分布也从区域性片状向边缘性点状演变。2000年后,随着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相对贫困人口增多,扶贫工作变得日益复杂、难度也逐渐增大。因此,各级政府开始探索参与式扶贫方式,将瞄准对象定位于贫困村,开展以村为单位的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和整村推进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硬化道路“村村通”、沙石公路“组组通”和生活用电“户户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为治理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按照2011年新设定的扶贫标准,农村扶贫对象仍有1.22亿人,贫困人口多数散布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贫困地区,是越来越难啃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艰中之艰的“硬骨头”,扶贫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以贫困户为主要瞄准对象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国家高层反复强调并提上各级政府工作日程,成为新时期农村扶贫的主导思想。这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实践经验的总结、肯定、传承和延续。到2017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4%以下,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中国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为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表明,精确的瞄准机制是农村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这条根本原则。

二、科技扶贫的助力机理

(一)科技扶贫的深刻内涵

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于1986年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战略举措,是我国政府开发扶贫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其基本要义有三:一是注重自我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引导贫困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努力提高贫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注重先进成熟适用技术的引进利用。农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科技扶贫在向贫困地区引进技术时,必须是同行业最先进的成熟技术,而且要适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三是注重治穷与治愚相结合。科技扶贫通过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形式,一方面向贫困地区输入科技和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技示范网络、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全国农村科普网络,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农民素质。

科技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198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配合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充分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相继在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的55个贫困县以及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科学发展生产,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依托贫困地区自有特色优势资源,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其次是提高科学素质,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通过普及科技知识,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教育信息网络,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项目和科技培训是扶贫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过程就是通过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人口实用技术的普及培训,将两个“第一”有机结合,从而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科技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助力作用。目前,我国有8100多万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所属有207个全国学会、3700多个省级学会,有3200多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地方科协组织、3万个乡镇科协,有2.4万个企业科协、831个高校科协、11万个农技协,这么广大的基层组织,是开展科技扶贫可以依靠的力量。必须以决胜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精心组织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二)科技扶贫的助力目标

坚持“需求导向、人才领先、科技支撑、资源统筹”,围绕“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产业扶贫、协同扶贫”,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教育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帮助贫困地区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区域扶贫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创新创业热情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大幅提升,取得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显成效。

(三)科技扶贫的助力方向

1.攻克关键技术。组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类企业调研了解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加强卫星遥感、通信技术在贫困地区的应用,构筑贫困地区“信息高速公路”。

2.转化科技成果。面向贫困地区推介最新创新成果,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围绕贫困地区支柱产业,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针对“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示范带动一批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3.建设创业平台。推动高等学校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基地,引进和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指导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创业平台”。

4.对接创新要素。鼓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贫困地区对接,在当地建设科技园区,实现贫困地区人员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与贫困地区对接,推动贫困地区技术创新和民生改善。动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加强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开展经济发达地区面向贫困地区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支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5.特派科技人员。瞄准贫困地区需要就地脱贫的贫困村,组织派遣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实现科技明白人与致富带头人、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牵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6.培养脱贫头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土专家田秀才、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每年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脱贫致富“领头雁”和新型职业农民。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省、市、县科技管理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和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任职扶贫,从贫困地区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挂职锻炼。

7.普及科技知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科技列车行、院士专家行、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科技大篷车、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等活动,组织编写和发放《农村科技口袋书》,建立“科教卫同屏互动服务平台”,竭尽全力向贫困地区普及科技知识。

三、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随州实证

    湖北省随州市全域属大别山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村126个、贫困人口18.5万人,贫困发生率9.3%。2017年4月,本人所在的随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该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实证分析表明,该市精准扶贫工作着力促进科技与扶贫相结合,着重在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上下功夫,2014-2016年贫困人口减少7.7万人。到2017年初,全市存量农村贫困人口10.8万人、贫困村105个,贫困发生率由9.3%下降到5.5%,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显现。该市的做法:

(一)科技提升产业,产业带动扶贫

一是发挥传统技术优势实施产业扶贫。该市以香菇、油料、水果、蔬菜、药材、畜禽、水产等见效快、易操作、贫困户容易接受的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各贫困村的技术积淀、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因地制宜,推广羊肚菌、葡萄、油桃、蓝莓、油茶、三黄鸡、土黑猪、王鸽等20余个种养品种,帮助农民致富。其中在30多个贫困村推广种植香菇400多万棒,带动200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在52个贫困村推广土黑猪6200多头,带动5200个贫困户脱贫;在140多个行政村签约贫困户6000多户,发放洪山鸡苗30万只,帮助贫困户脱贫。市、县两级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组建专群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团队,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新产品开发等活动,大大增强了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食用菌(香菇、木耳、羊肚菌等)、木本油料(油茶、核桃)、特色水果(蓝莓、油桃)、道地药材、畜禽养殖(土黑猪、三黄鸡)、水产养殖(小龙虾)、林业生产(花卉苗木、木材加工)7大传统产业规模达到54.32亿元,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带动贫困户7050户21312人(见表1)。

1:随州市产业扶贫情况统计表

产业名称

产业规模

(万元)

覆盖

乡镇

(个)

带动农户(户)

带动人口(人)

科技服务人员

(人)

农户数

贫困户

总人数

贫困

人口

旅游产业

25700

11

1228

194

7996

581

食用菌

381500

12

81000

3200

314000

9000

2200

茶叶

21200

4

2420

388

17260

2149

19

花卉苗木

33700

23

411

80

2617

279

30

畜禽养殖

16561

19

6267

1836

20301

5005

144

油茶

48631

31

4318

730

20489

1900

47

中药材

20

1

30

15

80

30

0

银杏采叶

1000

1

250

50

700

200

5

构树种植

1000

1

2000

90

3900

360

12

油用牡丹

4000

1

200

50

1000

100

2

红栀子

5000

3

700

150

6000

300

5

杉木

20000

4

7000

300

30000

1500

5

蓝莓

5000

1

150

30

300

60

4

木材加工

3000

1

80

2

200

6

0

水产养殖

2600

20

571

129

1890

423

4

光伏发电

60594

47

16600

16600

46480

46480

合  计

629506

全市

123225

23844

473213

68373

2477

数据来源:随州市林业局、农业局、扶贫办

 

 

 

二是发挥新型技术优势实施光伏扶贫。发挥齐星公司光伏板生产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贫困户入股分红、市场化运作”模式,争取国开行光伏扶贫贷款18.9亿元,政府投资4.4亿元,动员工作队筹措帮扶资金8000万元,发动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投入6亿多元,投入光伏扶贫,建设3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共在126个省级和73个县级贫困村建设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223个,每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万元。第一批83MW项目已建成投产,覆盖1.66万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3000元。

三是发挥旅游后发优势实施旅游扶贫。依托“炎帝神农故里”“古乐编钟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优势,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发展全域旅游,开办旅游“农家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194个贫困户581人脱贫致富。

(二)科技壮大龙头,龙头带动扶贫

龙头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对农村、农民致富的辐射带动能力

 

强。该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突出科技在壮大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扶贫的作用,以科技壮龙头,以龙头带脱贫。

一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带动扶贫。坚持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行“一企一策”,定向辅导和培育,

天星粮油、神农茶叶、金悦公司等15家企业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扶贫带动能力。

二是实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带动扶贫。在农业龙头企业中开展“五个一”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每家企业组建一个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一个省级研发平台,签约合作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每个主导产品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每年开发和转化应用一项科技成果,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产学研促进科技扶贫为重要途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合作,目前已有37项科技成果在随州落地转化。裕国菇业公司在三里岗、洪山等镇建有多个香菇示范基地,大自然农业公司在蔡河、骆店镇建立3000多亩“稻虾连作”基地,三友公司、中兴食品、长佳公司、马铃薯协会、神农茶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种养加销产业链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升了科技扶贫的辐射力。

三是实施国家科技项目带动扶贫。重点围绕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5个,获批项目15个,到位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200万元,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星火计划项目以及省级重大专项等一批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带动了该市扶贫开发。

(三)科技聚力增智,增智助力扶贫

一是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对象生产技能。该市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扶贫办、妇联、团委等部门结合各自行业特色,开展劳动力培训,两年来先后培训900场次168862人次,其中贫困对象11827人次(见表2)。通过聚力增智,帮助贫困对象掌握致富技术,提高生产技能,转移城镇就业。

 

2:随州市2015-2016技术技能培训统计表

培 训 项 目

组 织

单 位

培 训

场 次

培训规模

总人次

贫困对象

食用菌、果树、茶叶栽培、小龙虾养殖、科普知识培训、食品药品安全、农村实用技术、计算机运用等

科 协

296

42550

3017

食用菌、油桃、高淀粉红薯种植培训、创新创业等

科技局

218

90440

1290

新型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员、秸秆养畜、畜禽养殖环保污染处理等

农业局

67

6541

657

退耕还林、油茶、核桃、蓝莓技术、果树栽培、森林优抚、林业育苗等

林业局

20

1102

277

叉车、电焊、电工、月嫂、计算机操作员、营销员、家政服务员、种养殖技术员等

就业局

160

10316

2161

月嫂、护理、家政、计算机、挖机、叉车、养殖、育秧秋播、电焊、农业科技等

妇 联

139

17913

4425

合  计

900

168862

11827

数据来源:随州市各相关部门

 

 

二是科普宣传增强贫困群众科技意识。该市科协、农业等单位深入农村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培训、科技展览,免费印发《科普进万家·食用菌篇》《科普进万家·光伏扶贫篇》《科普进万家·蓝莓种植指南》等图书30余万册,放映科技影片200余场次,科技下乡惠及16万人次,增强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科技教育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利用随州成为湖北省首个完成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地区的有利契机,加强科技辅导员培训,开展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评审,邀请12名科学家和科普专家为青少年作科普报告会39场,赠送电脑80余台,在随县唐县镇小学和曾都区洛阳镇小学建立计算机室,赠送科普光盘200套。连续举办三届青少年科技节,学生申请专利30余项,获全省科技创新一等奖7项,科普大篷车常年在全市各中小学巡展,在孩子心灵播下科学的种子。

随州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一是科技力量严重不足。该市农业方面技术人员2477人,乡平52.7人,村平2.7人,绝大多数集中在县城、中心集镇和经济富裕村,贫困

村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很难满足扶贫工作的需要。

二是科技运用程度不高。贫困地区受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束缚,市场、技术信息闭塞,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运用程度低,科技难以到村入户,依靠科技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亟待加强。

三是科技投入力度不大。近三年科技扶贫投入资金仅220万元,总量不足,使用分散,扶贫项目难以做大做强,缺乏规模效应。

四是产业发展持续不够。大多数产业扶贫项目依靠结对单位包扶,虽然包扶期内能实现脱贫,但缺乏中长期规划,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才流动过速,一旦终止包扶,容易再度返贫。

五是扶贫对象能力不强。该市18.5万贫困人口中50岁以上的占5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95%,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理念固化,科技意识缺乏,生产能力有限,发展门路狭窄,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因灾返贫、因病返贫、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极易发生。

随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随州实证表明,科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既大有作为,更任重道远。贫困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相对滞后,农民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大有可为。当前,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科技供给严重不足,各地特别是贫困村户对科技需求强烈。为此,要进一步引导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扶贫重心下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供给和科技支撑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愚脱贫、增智增收”。

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科技先行。脱贫攻坚亟需科技支撑和保障。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决战决胜扶贫脱贫。

(一)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任务选择

1.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能。科技培训是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治本之策。要围绕贫困地区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对贫困群众广泛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免费科技培训,培养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乡土技术人员等一大批乡土人才。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靶向”培训,使每个有劳动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2.加快农技推广,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和推广是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重要方法。要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和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选好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加贫困户收入,进一步增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带动力,增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力。基层农技协组织和科技专家要在贫困地区积极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农业领域的科技专家要充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引导农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基层农技协组织要不断提升农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

3.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增收脱贫能力。扩大就业是贫困群众实现增收的重要渠道。各类科技组织要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开展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劳动者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就业指导培训,主动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沟通与协调,帮助贫困群众到发达地区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脱贫。

4.普及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贫困群众致富的决定因素。为确保“十三五”末我国贫困地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以上,必须在贫困地区加大科普设施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整合科普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加快贫困地区县、乡、村科普大篷车配送、流动科技馆和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科普教育和交流互动,加快推动科普中国信息化落地应用。把提高贫困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科普进学校、进农村,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提供参与科普、学习科技、体验科学搭建平台,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广泛动员科技专家,在贫困地区开展防灾减灾、防病治病等科普活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支点选择

紧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实际,树立“绿色、创新、开放、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建设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支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壮大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围绕生态养殖、特色果品、绿色蔬菜、食品加工、中药材、休闲观光等特色支柱产业,加快新建、扩容、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到2020年,形成科技园区县域全覆盖、园区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使园区成为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整村脱贫”的有效途径。围绕制约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关,培育和引进一批动植物新品种,制定一批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技术标准,为贫困地区主导、特色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

2.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和订单农业,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搭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重点企业,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4.选派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任务是“三个一”:(1)每户培养一名创新创业科技明白人。以贫困户为主,通过培训、传授、帮带多种形式,使每户有一名发家致富明白人,掌握1-2项生产新技能。(2)每村推广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驻村的科技特派员要根据贫困村特点,开展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所推广的技术和新品种要具有规模效应。(3)每个村建立一个青年创新中心。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基础,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搭建一个直接联系科技与贫困户的青年创新中心,为涉农企业、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政策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使之成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地点,科技信息集散的场所,创新创业交流的空间,人才、技术、资金聚集的窗口,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在精准扶贫、服务产业的过程中获取合理报酬,形成科技特派员和农民之间的利益互动机制,达到产业提升与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入与科技人员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三)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机制选择

1.建立精准扶贫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用人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以国有公司为平台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人才保障。

2.建立精准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建立贫困户“入股分红”机制,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引导土地经营权、牲畜使用权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助推贫困村发展经济、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长效脱贫致富。

3.建立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机制。将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这三个扶贫要素统一起来,形成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助力的系统效应。第一,要突出精准发力。政府、企业、民间社团、社区组织和公民个人等都积极参与精准帮扶,聚拢“十指”握成“双拳”,发挥整体性复合优势。第二,要突出精准帮扶。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和致贫原因以及周边环境,采取合适的、能够奏效的精细化扶贫措施,分类实施差异化帮扶,如产业发展、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第三,要突出精准考核。既精准考核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使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脱贫人口逐渐退出;又精准考核帮扶主体的实际工作,实现帮扶主体和帮扶措施优胜劣汰。

4.建立均等服务的内生增长机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来推动被帮扶对象完成内生转型,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在短期脱贫后自主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包括教育服务均等化、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服务均等化着力点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具体包括:扩充农村专项助学资金,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能在恰当的时候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重点在通过疾病救治帮助因病致贫家庭脱离困境,同时增加对农村医疗服务建设的财力支持,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吸纳优秀医务人员到贫困乡村交流、挂职,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待遇和生活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为主,在精确识别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最低生活救助和五保供养标准,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总之,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贫困人口内生转型,防止返贫,使精准扶贫步入良性循环。

[本文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思想库课题”《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路径研究》(立项号:HBSXK2017125)最终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5(34). 

[2]国务院扶贫办.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M]. 北京:国务院扶贫办. 2015.1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0. 

[4]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131-136.

[5]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6]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 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3). 

[8] 苗仁生.对我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9]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对象、过程与变革[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 郑志龙,丁辉侠,韩恒,孙远太.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 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2]杨朝中.扶贫开发战略与政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13]刘斌,王希,等.随州市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视察报告[J].随州市政协意见与建议,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