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政协文史>详情

一九五四年随县城关镇抗洪救灾经过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1-18

吴志刚

 

1954年,随县城关镇所辖有西关街、东关街、上下南关街、青城街、草店子街共六个街,土城周长为9.3里,青城周长为6.5里,共有居民4000多户,17000多人。东关是商业区,西关是富户区,青城内是政治、文化中心区,南关是小商小贩、手工业服务区,这是历史形成的区段,没有人给划分什么界线,人们在各自的前店后厂和家庭里劳作生息,工商业一片繁荣,老少人丁、吃穿住行和社会秩序都很井然,直到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记得是1954年7月10日的早上,大约七点钟之谱,下着毛毛细雨,城关镇的全体干部正聚集在城关镇会议厅门口走廊里学习,突然进来一人慌慌张张地说:“报告镇委、镇长:从上游来的洪水已经到了城边,还在继续涨,来势凶猛,请你们拿主意。”当时我任城关镇镇长,听到紧急报告之后早饭都没吃,当即和政委王廷佑同志商量,决定立即行动,随后便把镇上的干部和公安派出所的干警作了统一编组,开始抢险救灾。我和公安派出所所长谌祖银、妇联主任杨仁英三人为一组,到下南关的汉东楼去组织群众挖土堵城门。

负责转移群众的同志则到草店子催促群众进城,带上自己一时能搬走的衣服、被子、粮食和耕牛、猪子等。我们堵城门组就负责堵城门。开始堵汉东楼城门时,洪水水位离城门墙脚约1米,等我们堵了1米高时,洪水已经淹没城门老路基。我们堵到2米高时,堵门的人能伸手到堵墙外浇水洗手。虽然我们堵门的速度没有洪水涨的快,但城门内只有少量的滲透水,汹汹的洪水被堵在了城门外面。我们正在信心百倍地堵城门时,顺德门堵城门小组跑步来了一个同志说:你们赶快撤退!洪水从你们的后面包抄来了。由于城墙长年失修,近500年未大修,加上上游一无调洪能力,二无大型水库,三无天然湖泊,洪水一到,直奔而下,因而段藕园处城墙被水冲垮,洪水泛滥进城,又从城内横冲东城墙。即刻阳合门城段被冲垮。这时段藕园至阳合门一带已经形成了二、三米深的洪峰,向我们这里漫掩。此时此刻,我们汉东楼的干部、群众近200人,前后左右都是恶浪滚滚的洪水,无路可进,更无路可退。当时我叫妇联主任杨仁英同志,带领群众先从尚未被洪水冲垮的西城墙转移到轧花厂(十方寺)二楼上躲命。我和谌祖银二人待群众撤完后已经无路可走了,只好站在汉东楼东尚未冲垮的城包上。我们向右前方一看,水面上有两只木船正在捞被洪水冲来的衣服和南瓜。我们连喊二次叫驾船的人把船开过来救人,驾船的人不理不睬。第三次我和谌祖银同志轮番大声吼叫:你们不开过来,我们就开枪了!当时,我们两人都带有手枪,驾船的人看到不过来已经不行了,这才把船开过来。我们两个人上到一条船上,顺水向南边的草店子街方向开过去。汉东楼与草店子街之间有一座跨越城壕的过水桥,桥已冲垮。两边桥墩都是大石条砌起来的,千把斤重的石条,竟被洪水冲离一、二百米远。我们的船正好从桥面上的洪峰中冲过去。过洪峰时船不断颠簸倾斜,波浪、洪水多次打到船上,但幸喜船未翻,一直顺水漂流到长堰乡的长堰堤山头间才上岸。我们上岸后急忙从娘娘庙处弯进城,与正在寻找我们的王廷佑政委和一部分干部在谢氏坟汇合,时间已是中午12点了。我们吃了一点烘糕又分头出发,继续抢险救灾。

我带了几个干部走到大十字街,大十字街的洪水已齐踝子骨深,随即乘船到南关。我留意回镇政府(现在的西城办事处)看一下,发现洪水淹了大门,三米多高的大门。顶部离水面只有20公分。我便浮游进门。在门口我下沉了一下,脚落地手举起来,手指仍然被水泡住。浮起水面一看,大院两厢的房子只剩下木屋架框框,四周墙板全被洪水冲走。除了镇秘书黄希文同志将印章和一部分文件抢走之外,其它的文件、档案、办公桌、椅、私人的衣、被等全部被洪水冲走。因为没有立足之地,我只好游出大门上船到南关。行至段藕园至阳合门洪峰边,船不能再前进了,否则只有船翻人沉的结果,这才又回到临时办公地址——城关公安派出所,地点在上南关口上。后来才知道,洪峰最大流量为7800m3/秒,㵐水流速为2m/秒,涢水流速1.8m/秒。洪水淹没城区长达6小时。6个街道被洪水淹没的有草店子街、下南关街、上南关街和东西关街的各一半,加起来受重灾的是四个街。占全镇面积的三分之二。除仅存两处500米的旧城外,其余全部土城被洪水冲毁,受灾户为3000多户,受灾人口为12000多人。水淹死3人:草店子街的马四,十四岁,他捡到一头猪拴到椿树上,为了守猪而不肯走故被淹死;西关街姓雷的男孩十五岁,站在城墙上捞南瓜,掉进水里被淹死;供销社干部曾献洲在抢险中也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水毁房子7500余间,水毁农作物200余亩,冲走耕牛6头,私人家的粮食、衣服、家具全部被水冲走,包括机关、国营企业,所受经济损失大约达1.5亿余元(指当时的货币价值)。

党和政府组织干部抢险救灾,是当时刻不容缓的任务。洪水一到,镇、街两级干部组织了四个抢险工作组,投入抢险的包括县直干部、工人、学生有近万人,分赴下南关、上南关、东、西关四个街道片。我在下南关片。开始,我们用土广播筒在街上喊话:“洪水已经包围了我们,赶快进青城!”同时挨门挨户地督促。干部走到了每家每户,对有劳力的户就催促其快点行动,对没有劳力的则帮助他们背上最简单的行李,拉住就往外跑。因为洪水来得很急,涨得很快,根本顾不得说什么,只是为了逃脱被洪水吞噬罢了。洪水的猛涨也在催促每个人快跑,当时满街都是人、牛、猪,挤着由下往上跑,由低处往高处跑。每个干部和有劳力的群众都没有空手,有的扶老携幼,有的牵牛赶猪,有的挑衣服,有的拉粮食,有组织有领导地往上撤。就这样在近两个小时的非常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把人和大部分牲畜撤退完毕,还有少部分人因为路已被洪水切断,无法撤走。当时及时组织了十几只木船,继续抢救被围群众,从草店子街横渡到长堰堤山头跑上岸。其他各片工作人员都是这样地在工作……。

所有受灾户的人、畜都组织到青城街和东西关街的北半边暂时居住,有亲友的投亲靠友,无亲友的由政府统一安排。县长王清贵同志亲自动员,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各学校、机关、公共场所,统统腾了出来住灾民。县政府大礼堂住满了灾民,县一中住满了灾民,公检法、税务、粮食等国家机关也都住满了灾民,连政府大院都搭满了临时住宿的棚子。经过两日两夜的紧张工作,总算给全部受灾的人、畜都安排了临时住处。随之而来的就是吃饭问题:有约10%的户抢出的粮食只能吃上10天左右,而90%的户根本没有一点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县政府决定:凡是受水灾无家可归的群众,每人每天一斤粮、一斤菜,供给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各家回到原住处清理,利用尚未被洪水冲走的砖、瓦、石头和被埋在墙下的木料,先搭起临时房子。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全部灾民在一个月内都搬回了原住处,有的户只十天左右就回到了原住处。群众异口同声地说:“只有共产党、人民政府才关心灾民,使我们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虽然受了百年不遇的洪灾,但没有人挨饿,我们灾民过得很好。”据老人们说:民国廿年一九三一年)涨的洪水比这一次还小一些,但由于反动政府不代表人民,不关心人民的死活,当时出现了三多,即:洪水来了喊救命的人多,淹死的人多,洪水过后讨饭的多。真是:“两种社会两重天,一个苦来一个甜。”

洪水过后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主要是两项工作:一是修复被水冲毁的城墙,作为防洪用;二是组织灾民下乡种田。为了防洪,必须将被水毁的城墙尽快修复起来。传说此城墙是700多年前岳飞的部将主持修建的,因为修城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故而设立了“八门金锁阵”,土城为北宽南窄,每个门均为北宽南窄,便于箭戟刀枪向前射击。青城自古没进过水,但此次夜光池出现管涌,涌水进入政府大院。洪水毁的土城正是我们要修复的地段。修复的地段是:西从水西门北300米接青城处开始,向南直至汉东楼;东从小东门北300米接青城处开始,向南至汉东楼。合计修复长度为9.3里合4600米,修成原样——底宽10米,顶宽4米,城高9米。土方量为165600m3,折合工日为11万多个,砌筑七个门和六个排水道,用块石550m3;固定性防水闸板用木料21m3;动用人力2500多个,修城时间80多天。参加修防洪城的主力军是城关镇的各界人员,其次是县直干部职工也参加了一些义务劳动。街道居民都有任务,其中三分之二是义务工,三分之一的有补贴报酬,一个土方一元钱。县政府拨给修城墙的款为4.5万元,工商界捐助3万元,合计7.5万元。修城过程中由于塌方,死了一个人,是下南关街50多岁的邵妈妈。防洪城墙修复之后,起到了保护国家、集体、人民财产的作用,打那时起,每次涨洪水就把防洪闸关起来,城内一切安然无恙,到1980年以前,都是如此。在26年内,城里干部群众都是防洪城的受益者。

受灾之后,一部分在房屋、资金、技术等方面有条件的人员,继续搞各自擅长的工商业,一部分原本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和小本小店小手工业者,洪灾使他们无本无房,变成无职业者。人民政府为了对人民负责,从长计议,就动员有劳力的家庭下乡种田。共计下乡500多户,2100多人,花钱14.7万元。下乡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个人投亲靠友,二种是政府负责联系好个别家庭下乡插户,三种形式是派干部带队集体下乡。组织集体下乡当时搞了两处,一处是由镇干部严祖旺同志带领15户60多人下到环潭大碑乡种熟田20多亩,开荒90多亩;另外一处是由镇干部陈新民带队12户40多人下到洛阳孛家畈。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有干部领导,坏处是群众依赖心严重,政府基本上要包起来,负担重,包袱大。

集体下乡每人一次性救灾款为90元,个别下乡的人数要多于集体,因为是分散插户,政府和当地群众负担都小些,政府只给每人一次性补助70元(小孩减半),作为买农具和半年的生活补助费。分散下乡户可以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是手工业的铁匠、木匠下乡后仍然搞他的本行,还可以带徒弟,很受当地欢迎,他们自己也感到不吃力。有的人原来没有一技之长,下乡后经过学习锻炼,学到了专长。如西关街的周天才,上辈是做毛笔生意的,周还未学会做就下乡了,下乡到砦湾乡的伟大大队,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现在成了当地有名的“三户”门第,即人口最大户、养鱼专业户、万元户,曾被随州市委树为农村发家致富的典型户之一。

以上回忆由于笔者洪灾后的原始材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家劫走未归还,加之时间长久,故而有些数字回忆得不大准确,请读者谅解。

(作者:吴志刚,原随县城关镇镇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