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政协文史>详情

香港回归庆典仪式上的编钟之声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1-18

邱学锋    聂帮同

 

对香港同胞来说,编钟对他们已不再陌生。早在1984年9月26日,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不久,国家文物局决定组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轮流将本地出土的文物精品赴香港展出,使港人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这年12月,随州擂鼓墩一、二号墓出土文物首批赴香港参展,二号墓36件编钟原件是其中重要展品。香港同胞第一次见到两千多年前的黄钟大吕。香港各家新闻媒体均作了浓墨重彩的报道。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庆祝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在香港用曾侯乙编钟复制件进行了演奏,给香港同胞送去了祖国的温暖。

1993年,湖北省暨武汉市(香港)对外经贸洽谈会在港举行,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携带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首次赴港,推动了鄂港两地的经贸活动。1997年5月13日,湖北省(香港)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港隆重开幕,随州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再次在香港亮相。随州市博物馆编钟乐团为开幕式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为经贸洽谈增光添彩。

 

编钟遇知音

1996年,香港庆回归委员会决定,邀请世界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为香港回归晚会序曲作曲。当香港庆回归委员会负责人范徐丽泰向谭盾发出正式邀请时,他欣然领命,并与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核计:用哪种音乐形式来负载“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主题?他们最终选择了随州的曾侯乙墓编钟。谭盾说:“我是长沙人,对楚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的一些主要作品,如交响乐作品《离骚》、祭祀歌剧《九歌》等都有楚文化的烙印。编钟1978年出土以来,我就对它‘蓄谋已久’,我为它迷惑和梦想了19年。”他的这一想法和香港庆回归委员会不谋而合。不久,香港传媒率先报道:湖北随州出土的古编钟已被国务院和香港庆回归委员会选中。编钟将代表辉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在庆典仪式上奏响回归序曲——《交响曲1997》。编钟奏出的世纪强音将再次震撼全世界。

谭盾,这个曾鲜为人知的名字,1997年一下子像明星一样被众人所了解。

谭盾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74年毕业后下过乡,后在湖南省京剧团工作。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获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毕业后获作曲博士学位。从1983年开始,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1994年获美国MIT杰出成就奖,其唱片专辑被BBC评为1994年度全球最佳十大唱片之一,日本文学艺术院授予年度最佳古典唱片大奖。《纽约时报》称他是“当今国际乐坛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当谭盾接受为香港回归庆典作曲的重任后,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创作。他三次到武汉,并亲自选定了6名编钟演奏员,他们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张志远、谭军、谢丽丽、关文东,湖北省博物馆的马业平和省歌舞剧院的王敏。谭盾提出录音时用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的意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特许,并同意赴港演奏时启用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首套复制件。为了保证录音效果,谭盾决定邀请全球最大的录音公司——美国哥伦比亚索尼唱片公司的录音师现场录音,以便制成唱片向全世界发行,让编钟音乐走向世界。1997年4月1日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4点,谭盾在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编钟演奏的“交响曲1997”录音。

 

追寻民族的天籁

我们见到谭盾是1997年3月29日上午,谭盾正在进行紧张地排练。他得知编钟出土地随州有一个“编钟乐”酒业总公司,竟和该公司年轻的总经理一拍即合,并形成了“奏编钟乐曲、饮编钟乐酒”的创意和共识。听说编钟故乡的朋友前来拜访,谭先生特意提前几个小时从下榻的宾馆前来会见我们。

了解谭盾,还是在与他接触了几个小时并闲侃之后。年届不惑却仍像小伙子一般精干的谭盾外秀而内敏,中等个头,身穿大红夹克衫,留着小平头。谭先生听说我们与他同庚,也是属鸡后,顿增亲切,话匣子也自然敞开了。他一再声称,自已也是炎黄子孙,无论漂流到哪儿,根总在中国。

说起编钟,谭先生倍加赞叹、眉飞色舞:她不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确是其它任何一种民族乐器难以媲美的,所以这次国务院和香港庆委会等方面一致看中湖北随州的青铜器编钟。遗憾的是编钟出土面世近20年,对这一精美绝伦的历史遗产的研究开发十分有限,千古绝响的古乐器——编钟依旧,却缺少与之相应的软件精品——音乐曲目。有感于此,当他领命创作《交响曲1997》时,从历史和未来,民族和世界的高度感知这一盛事,从发掘光大人类古代灿烂文化的丰富底蕴去撞响现代文化的共鸣点出发,一气呵成地创作出这部55分钟的交响乐曲,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届时主要用编钟演奏,配以300多名少儿的童声合唱,还商请著名华裔音乐家马友友大提琴协奏。

谈及“天地人”的创意,谭先生说:香港回归发生于20世纪,起因于19世纪,影响到21世纪。所以7月1日的活动不仅是庆典,它实际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的宣言。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从世界和国际的高度来做好这件事,必须有一个能把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的载体。而最能体现和反映中国悠久辉煌历史和灿烂古老文化的莫过于编钟,300名童声合唱代表未来,西洋流行的大提琴则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和世界;香港回归发生于东方,却影响整个世界,是中国人的盛事,也是全人类的大事,所以交响曲既要有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的气派,也必须能让西方观众领略体认,即要把深重的中国历史感、传统性和当代的创新意识、未来的开放思想等多重观念结合起来,故而选用中国文化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来诠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下午,谭先生还邀请我们欣赏了他指挥排练的交响曲“天地人”片断。说实话,我们听编钟演奏不知多少次了,但除了对其气势的宏伟、音质的响亮由衷赞叹而外,并不觉得还有什么奇妙之处。而这次在省博物馆演奏大厅里,编钟还是这个样子,只是演奏方式大不相同:始终不用其它乐器伴奏,击钟的工具千奇百怪,有木锤、橡皮锤、绒线锤、铁锤、竹刷等,施以滚奏、摇锤、划奏、复奏、止音、闷击等技法。只见几名乐师在谭盾的指挥下敲打出几十几百种声音来,忽如急风暴雨万马奔腾,转而化作潺潺流水、鸟语蝉鸣,旋又宛若游丝、绕梁不绝;既有黄钟大吕之雄浑,也有丝竹弦乐之缠绵;能奏铜板铁琶、雷鸣电闪之铿锵,也显水墨画层次丰富之变化,其音乐的张力之大,对听众心灵震撼力之强,虽然我们是外行,但也足能被其感染而陶醉。在长达几十分钟的演奏过程中,在场的人无不屏气息声。真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编钟奏响新乐章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庄严神圣的日子,整个香港流光溢彩,一片灿烂辉煌,香港人民沉浸在幸福欢乐之中。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11时整,文艺演出开始。在作曲家谭盾的指挥下,中国古代编钟、交响乐团、大提琴独奏和儿童纯美的歌声,汇成激动人心的大型交响曲1997《天地人》。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摆放在舞台中央,显得十分引人注目。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肯定没有料到,他给后人留下的编钟会奏响如此昂扬的旋律。编钟主奏的交响曲用它最雄壮的乐章,向世界传播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乐声,中国人民在这乐声中洗尽百年的屈辱,迎来香港灿烂的未来。《交响曲1997》既是一份世界和平新的宣言,也是独具匠心的艺术佳作。

7月1日晚上,在维多利亚湾举行了最大规模的海上表演。80多万香港市民和旅游者聚集在港湾两岸欣赏“香港‘九七’万丈光芒庆回归”大汇演。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主持了汇演的亮灯仪式。晚9时,大汇演拉开序幕。当高音喇叭播放出《交响曲1997》时,停泊在海港中央的一艘趸船上发出了喷泉流水和激光,并与回旋的音乐交汇成神奇的美景。

编钟之声再度响彻维多利亚港湾,使香港人民充满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谭盾的愿望在香港回归之日完全实现了,正如他曾对我们所说:“我真是幸运,不仅能为香港回归做点事,还能通过编钟之声把海内外同胞的心连在一起。”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童忠良听了谭盾的作品后感叹道:“这部作品旋律明朗,很有气势,的确能表达中国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心情;同时也是谭盾近年创作的最通俗的一部作品,它一定会受到各个层次听众的喜爱。”

编钟成就了谭盾,谭盾宣传了编钟。

(作者:邱学锋,随州日报社记者;聂帮同,原随州市外事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