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政协文史>详情

回忆齿轮厂曾经的辉煌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1-18

李传浩

 

今年盛夏的一天,市政协文史委文勇同志冒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找到我家,先是送给我一套《随州政协文史资料丛书》(流光碎影),接着递给一份《随州“六大厂”亲历史料征文函》,随即讲明了来意。我被他执着的工作激情所感动,我是齿轮人,又事随心愿,于是我欣然接受了撰写任务。种种原因,直到十月一日过后才开始着手采集资料。一则齿轮厂破产十八年了,所有资料全部丢失,无处可查;二则齿轮厂居民因搬迁分居各地,难以寻找;三则笔者也是1982年才从部队转业来到齿轮厂,对齿轮厂的发展历史了解甚少,给采写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尽管如此,我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力所能及的查找原始资料,千方百计的寻找到齿轮厂的老职工座谈,结合自己亲历,从不同侧面,记录下点滴回忆。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一)

湖北齿轮厂,缩称(鄂齿),人们习惯叫她齿轮厂。1957年5月18日诞生于武昌洪山一个叫石牌岺的地方。乳名叫《湖北省工业专科学校实习工厂》,曾用名有:《湖北省机械工业厅试验工厂》、《湖北省农业机械厅科研所试验工厂》、《湖北省工业厅试验工厂》。1965年1月8日,经湖北省工业厅批准,正式更名为《湖北齿轮厂》。

1965年11月16日,湖北齿轮厂奉命搬迁。即:从武昌洪山石牌岺搬迁至原随县城郊白云公社一心大队(现在的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齿轮社区)。具体地理位置座标:东径113度21分、北纬31度50分,厂区海拔高度105米——65米,区域面积约110余万平方米(附厂区域图),距离中心城区约4.5公里。

正是这块热土,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人们从学校,从军营,从城市,从农村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辉煌而又艰辛的创业之路。正是这座工厂,一代又一代齿轮人为之兴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80年代初,我写过一首歌,也许能反映出当时创业者们的壮志激情和奉献精神。歌词是这样写的:

从武昌洪山城下,来到随县涢水河旁,

我们在这里创业,建设美丽的齿轮厂。

昔日的穷山辟壤,变成了幢幢厂房,

当年的荒山秃岭,今朝一片辉煌。

我们在这里安家立业,我们在这里放飞梦想,

不畏艰难险阻,任凭雨雪风霜。

只要心中有蓝图,齿轮厂——

就是我们报国的疆场!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前进。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把齿轮厂推到了良尖,齿轮厂终究未能承受改革大潮的冲击。2010年5月9日,经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法院裁定:湖北齿轮宣告破产。经历了44个春夏秋冬,16000多个日月轮回的湖北齿轮厂坦然辞世,寿终正寝!

十八年过去了,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仿佛还能听到齿轮车间机床的轰鸣声,锻造车间有节奏的气锤声,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和热火朝天的呐喊声。

齿轮厂不存在了,它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可磨灭,它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与世永存,庄严的国徽上依然闪耀着齿轮的光辉。

 

(二)

湖北齿轮厂,最初的名字叫湖北省机械工业厅专科学校实习工厂,始建于1957年5月。据马先贵老人(87岁,原实习工厂工人)回忆:当时工厂只有十几个人,一间只有几十平米的房子,七、八台旧机床,一台C1615车床,一台铇床和一台洗床,算是工厂撑脸面的设备。专科学校的学生在这里实习,厂里的工人既当师傅又当指导老师,工厂没有具体生产任务和指标,也没有配备专职管理干部,由学校直接管理工厂。

1958年9月,经湖北省机械工业厅批准,省工业专科学校实习工厂更名为湖北省机械工业厅试验工厂,任命军队转业干部刘德君同志为试验工厂厂长。一身军人作风未减的刘厂长上任三把火,根据试验工厂自身发展的需要,乘借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的东风,首先将专科学校机制班部分提前毕业的学生约30人留用试验工厂,又从枣阳县招收学徒工60名,壮大了工人队伍,其次,及时增添了磨床、锻压机床等设备,使试验工厂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恰逢此时,国务院十大建筑规划建设办公室给湖北省下达了生产大理石锯石机的任务,时任省工业厅厅长徐达山同志批示:“此任务交我厅试验工厂完成”。厂长刘德君同志凭着强烈的责任感,深知困难重重,依然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一次会议上,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同志要求试验工厂一定要确保锯石机生产任务的完成,并指示有关单位、部门大力支持。

有热情不能代表有实力,在试制过程中,尽管全体职工作了很大的努力,试制出来的零部件仍然达不到质量要求。为保证完成国务院十大建筑规划建设办公室下达的生产任务,省工业厅及时将任务移交给武汉重型机床厂。试验工厂从总结教训中吸取了经验:有力的组织领导、过硬的技工队伍、先进的工艺设备、科学的管理体制、高度的质量意识是企业的生命。基于这种认识,1959年上半年,工厂设立了党支部,刘德君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同时,强化了工厂管理体制,设置了生产股、技术股、劳动工资股、供销股,生产单位也有了明确分工,组建了锻、铸及热处理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从此,工厂从组织领导、工厂管理到技术、生产、销售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基本建设也有了发展:工厂占地面积达到了41750平方米,建筑面积7184平方米,生产车间面积2796平方米。就在这一年,试验工厂自行设计制造Z512型电动台钻601台,实现工业总产值90万元。

1960年,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为克服暂时困难,工厂决定精减裁员,只保留生产技术骨干。并提出:“坚决不下马,以厂养厂,自给自足”的口号,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不仅生产没有停,工人没有散,反而使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全年共生产Z512电动台钻1000台、C618K车床6台、弓型锯床20台,还有其它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1万元。

同年,湖北省工业厅决定,将试验工厂与科研所合二为一,定名为湖北省工业厅机械研究所试验工厂,任命刘德君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厂长、科研所副所长。工厂先后荣获湖北省工交系统先进单位、红旗单位光荣称号。

到了1962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针的指引下,省工业厅要求试验工厂调整发展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设计生产齿轮和农机新产品上。先后从武汉内燃机厂、武汉鼓风机厂、湖北省柴油机厂、湖北省农业机械厂(也就是后来的省拖拉机厂)调剂给试验工厂四台滚齿机、两台插齿机。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试验工厂全体技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设计试制了一系列齿轮产品。如:Z—25曲轴齿轮、Z—25驱动齿轮、东方红—54曲轴齿轮、198柴油机齿轮等,主要齿轮用户湖北柴油机厂、武汉柴油机厂,对产品质量十分满意。从而为工厂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工人队伍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适应工厂的发展,工厂进一步细化了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技术、检验、设备动力、生产、财务、人保劳资、总务、供销八部门为一级管理;下设三个车间——铸造、锻造、钣金、热处理车间;机械加工和装配车间;工、量夹具制造及机电维修车间。车间内设生产班组,统称为三级管理,从而为试验工厂向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到1964年,试验工厂职工总人数达到344人,工程技术人员增至29人,固定资产原值达222.7万元,生产车间建筑面积扩建至3190平方米。

1965年1月,经湖北省工业厅批准,“湖北省工业厅机械科研所试验工厂”正式更名为“湖北齿轮厂”。从此,我们湖北省有了生产齿轮的专业工厂,这不仅是齿轮厂全体员工的骄傲,也是湖北人民的骄傲,在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伟大领导毛主席在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设想》的报告上批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毛主席的批示不仅给湖北省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样给刚刚成立的湖北齿轮厂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机遇。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余秋里同志随即视察了齿轮厂,依据当初齿轮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齿轮厂的搬迁扩建问题。很快国务院(66)计机字524号文、省计委(66)鄂计字757号文就齿轮厂搬迁扩建工程作出决定。齿轮厂根据两级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及时组织专班赴随县(现在的随州市)勘察选址。综合地理、水文、交通、气候等条件,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最终决定将齿轮厂的新厂址选在靠山依水的随县城郊白云公社一心大队。具体地理位置座标为东径113度21分,北纬31度50分,离随县城区中心约4.5公里。

1965年5月16日,齿轮厂扩建工程在随县城郊白云公社一心大队冷泉冲破土动工。一年多的时间里,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越演越烈,齿轮厂党政组织机构一度陷于瘫痪。

支持搬迁扩建与反对搬迁扩建两种选择和两种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造成扩建工程进展缓慢,不得不在1967年10月被迫停工。

1968年9月,武汉市洪山区派军宣队进驻工厂,改组了工厂“革命委员会领导班子”,省革委会付主任张体学同志亲临扩建现场视察,命令立即恢复齿轮厂搬迁扩建工程。1969年4月1日扩建工程重新启动,初略估算,停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4万元。

1969年下半年,扩建工程建设进入高潮,一位当时参加齿轮厂搬迁扩建工程的老工人在回忆那段往事的时候,心情特别激动。他说:当初有两个主要生产车间的水泥预制构件急需吊装,从武汉过来执行吊装任务的46吨重的大吊车,必须过厥水河、涢水河才能抵达扩建工地,当时两条河上各自只有一座小桥,吊车太重无法通过。经过细致勘察,决定涉水过河,当时正值数九寒冬,河水结冰,180多名工人、农民工什么都不顾,鞋子一脱,裤腿一挽,跳进冰凉刺骨的河水里,高喊“与帝修反争时间,为毛主席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口号,牵引着大吊车缓慢的向前移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涉水250多公尺,硬是把这个46吨重的庞然大物从冰河中安全的牵引至河岸,为扩建工程赢得了时间。

经过近千名建设大军的艰苦奋战,几个主要生产车间和部分职工宿舍,生活,办公用房基本建成完工。本着“边搬迁、边生产、边建设”的原则,1969年底齿轮厂奉命从武昌洪山石牌岺往随县新厂搬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搬迁工作从1969年12月16日开始到1970年4月底止,历时四个半月,搬迁工作安全、顺利结束。冬天,寒风刺骨,宿舍条件还不很完善,有的门没安,有的窗户没安玻璃,有的没有床铺,工人们丝毫没有怨言,在地上用草垫子一铺就睡觉。车间生产条件还不完备,工人们想方设法边生产边完善。下雨时,车间屋面漏水,工人们用塑料漠把机床盖起来,雨停了,屋面不漏水了,揭掉塑料漠继续生产,实现了搬迁、生产、基本建设三不误。随着八个生产车间相继建成投产,职工生活设施如食堂、学校、幼儿园、澡堂、宿舍、卫生室等逐步完善,工厂各职能部门的办公用房建成,工厂的生产,生活秩序也逐步步入正轨。到1981年,厂房建筑面积达6.79万平方米,职工总数达1580多人,固定资产净值达1399.9万元。

到了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如春风送暖,齿轮厂幸运的步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三)

从一个开始只有十几名工人,几台机床,几十平米车间,只能为技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小工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600多名职工,300多台先进设备,60000多平米厂房,一度跨入湖北省提高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的行列,成为国家机械行业大型二级企业。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为之不懈奋斗的轮齿人。

为了齿轮厂的发展振兴,正是他们,有的奉献青春献子孙,有的积劳成疾带病终身,还有的甚至受伤至残流血牺牲,可他们依然无怨无悔,一笑了之。

有人说,齿轮厂象是一座培训学校,几十年里,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企业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技术工人。

也有人说,齿轮厂更象是一座“军工厂”,一座优先接纳军队复员退役军人的工厂。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共接纳400多名复员退役转业军人,工厂里每五名工人中就有一名是复转军人。他们当中有参加过八年抗日战争、荣获抗战勋章的老兵刘胜合同志:有郝书安等十三位渡江南下的老干部、有刘天录、温茂泽等十几位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老军人,也有参加过中苏、中印、中越自卫反击作战的老战士黄顺兴、胡春才,还有钟金善、常文啟等一批军队转业干部,他们把部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带到工厂,把工厂当作报国的疆场,兢兢业业、勤勤垦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给工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动力。

六十年代中叶,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生产车间改为生产连,车间主任改任连长,车间书记改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就连工人上班、下班、起床、吃饭也是军号指挥。延伸到八十年代初,工厂每年组织青年工人培训,也是按照连队的建制,到随州市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以提高青年工人的组织纪律性,增强青年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如果说齿轮人复退转业军人居多是齿轮厂一大特色,那么齿轮人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则是齿轮厂又一显著特色。全厂一千多名职工分别来自山东、河南、陕西、河北、湖北、广东、江苏、上海、重庆、天津、广州、武汉、南京等二十多个省、直辖市以及大中小城市。饮食习惯各有偏爱,北方人偏爱面食,南方人则偏爱米饭,北方人爱吃醋,南方人则爱吃辣。地域方言也不相同,开始相互交流很是不方便,有时听错了闹出不少笑话,甚至产生误会。记得1987年,我在修造分厂当书记时,一位职工的父亲病故,厂领导因工作忙不能亲自去慰籍职工家人,哀悼逝者,于是委派老职工马化龙(四川人)带领另外两位职工代表分厂职工前去悼孝。因喝多酒,在回家的路上,两人发生争吵,把马师傅衣服撕破了,回到家后,马师傅的爱人李巧云师傅(四川人)见后十分生气,拿着被撕坏的衣服气冲冲的跑到分厂,当时我正在厂里值夜班,见此情景,即刻把李师傅领到办公室问清来由,李师傅很是气愤的说:“你们的人在外面,恶吃恶喝,喝的醉熏熏的还打架,把我男人的衣服也撕破了。我一听急了,把桌子一拍反问道:“你说什么?我们派马师傅代表全厂职工到工友家悼念逝者,你说他们在外面龊吃龊喝,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李师傅边哭边解释:“我不是说他们龊吃龊喝,我是说他们恶吃恶喝”。我一听笑了,连忙说:那是我听错了,对不起,我向你赔礼道谦,李师傅谅解了我,后来还成为好朋友。

齿轮厂独具个性特色的品牌产品——齿轮文化和齿轮精神,是齿轮厂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谷走向辉煌的制胜法宝。四十多年来,齿轮厂七任厂长、党组书记靠的是这件法宝,团结带领齿轮厂全体员工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经历了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坚定不移的站在国企改革的前沿阵地,充当了国企改革的先锋队,排头兵,为随州国企改革乃至随州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3年,湖北齿轮厂开展五项配套整顿。1984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甘当改革路上清道夫”的党委书记钱荣庚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齿轮厂的制胜法宝,极力培育齿轮文化和齿轮精神,充分发挥齿轮文化和齿轮精神的内在功能,乘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从工厂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模式,人事分配办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70年代初,齿轮厂从武汉大城市搬迁到随州的一个边缘山沟,厂区远离城市,交通也不方便,就地理环境,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且产品也不是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是农机齿轮,汽车变速箱和船用齿轮箱等三大系列产品,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不高。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打开企业的封闭局面,“以技术进步求生存,以狠抓两个市场求发展,实行多层次联合”。在这种经营思想的指导下,齿轮厂大搞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先后获得了省优和国家经委颁发的金龙奖和金鹤奖。通过大力开展横向联合,实行城乡结合,以大带小,先后在随州、武汉、黄陂、黄冈、远安等地建立分厂,被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誉为“齿轮道路”,齿轮厂的这种联合不只是局限在企业界和经济领域内,还与新闻界、体育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理论界、医学界进行了广泛的联合,由齿轮厂与省体委联办的湖北省女子乒乓球队享誉全国,世界冠军陈静、乔红、胡小新都是齿轮厂的名誉职工。齿轮厂与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急流》在省台播出后,又被中央台转播,影响强烈。齿轮厂还举办了1989年全国乒协杯赛,所有这一切都为扩大齿轮厂的影响,提高齿轮厂和产品的知名度,树立齿轮厂在外界的形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齿轮产品畅销全国21个省、市、区,并打入了国际市场,行销香港、东南亚、美国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

齿轮文化是齿轮厂全体职工为主体的文化。做好人的工作,培养各种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齿轮文化建设的主体。

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改革决策的透明度。让全厂每个职工对企业的现实状况、方针目标、发展前景、组织制度、决策行为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使大家认识其正确性、合理性,培养职工的参入意识,强化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职工为企业作贡献的自觉性,使企业的目标成为每一个企业成员的奋斗目标,转化成为每一个职工的内在追求。

建立一整套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齿轮厂从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办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各类各级人员关心企业,开拓创新的条款规范,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TQC小组活动。同时,尽量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并给予分厂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制定了“任人为贤、唯才是举,能上能下,大浪淘沙”的干部制度。明文规定:不改革不创新的干部不受欢迎;没有“五感”精神的干部不受欢迎,不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干部不受欢迎。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下分厂挂职锻炼,从而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制度,凡是为企业取得了荣誉的职工,按制度规定,立即予以立功嘉奖。同时改革了传统的评先办法,变“评”为“考”,变凭印象为凭数据,即依据规章制度进行考评,然后依据量化了的数据进行奖惩,落实了赏罚分明的原则,奖得理直气壮,罚的心服口服,使奖励真正成为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一种有效杠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提倡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形成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的组织氛围。反复强调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各级管理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尽力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锻造工是齿轮厂最脏最累的工种之一,齿轮厂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改善锻造工人的工作条件,更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动员党政工团都来关心锻造工人的婚恋难,住房难的实际问题,开动宣传机器,表彰锻造工人的先进事迹,讲清锻造工人在工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锻造工人的职业自豪感。

大力培训职工,提高职工素质。多年来,齿轮厂先后有300多人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以及中专的脱产(半脱产)学习,不惜重金搞智力投资。1984年,齿轮厂开发的新产品EC-180船用齿轮箱获国家经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1986年齿轮厂自行设计的微控渗碳系统获湖北省微机技术应用二等奖。科技进步给齿轮厂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齿轮厂制定了各行各业的成才标准,对经验丰富、有20年工龄的工人,定点定向培养工人技师,实行差什么补什么,为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提供成才的机会,使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对自己的前途寄予希望,从而把被动的强制性职工培训变成了职工自己要求学习的主动自觉追求。对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能人大胆启用,不拘一格,看文凭不唯文凭,重在德才兼备、真才实干,使工厂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培养齿轮精神,开发精神力量。早在1984年,齿轮厂领导集体根据齿轮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国家兴衰的危机感,四化宏图的责任感,经济振兴的紧迫感,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为厂经济腾飞勇于立功的成就感等“五感精神”。这种独立个性特色的“齿轮精神”,成为激励齿轮厂每一个职工奋勇拼搏的力量源泉。

齿轮厂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吃的是国家的大锅饭,而工厂的职工吃的又是工厂的大锅饭,《企业法》颁布以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明确了,齿轮厂领导集体注重强化职工与企业同舟意识,注重协调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完善分配制度,使职工与企业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随州,齿轮厂是个企业办社会的典型,从办企业本身看当然是个弊端,但从齿轮厂的实际情况,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又是个优势。职工对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衣食住行、文教卫体全靠企业,企业办社会既满足了职工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又确实起到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齿轮厂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气力,先后投资兴建了先进、文明、清洁、安全的万米厂房,尽力搞好企业的福利建设,美化厂区环境,让职工安居乐业。尽量满足职工休养生息的日常需要,尽力搞好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各类协会,研究会,满足职工精神生活需求,让职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有所寄托。

纵观齿轮厂的发展历史,齿轮人,齿轮文化,齿轮精神,才是推动齿轮厂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我在齿轮厂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齿轮厂有很多的不如意。有付出也有所获,齿轮厂走过低谷,也经历过辉煌,作为齿轮人更多的还是骄傲和自豪!

(作者:李传浩,原湖北齿轮厂党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