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政协文史>详情

随县棉纺厂建厂的由来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1-18

晓 峰

 

1965年,为适应当时战备的需要,满足相关部门对大量军帆布的需求。中纺部遵照中央关于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选点于三线地区的指示,决定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同时投资兴建4个同类型的帆布厂。

湖北地处中南,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省内盛产棉花城乡市场广阔。工商贸易活跃,是全国纺织工业建设的重点之一。1966年4月。湖北省纺织工业公司对全省纺织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两线”、“五点”上(“两线”:沿长江中游一线、沿汉丹铁路一线,“五点”:武汉、沙市、襄凡、宜昌、黄石)。随县位于汉丹线上,居湖北的西北部,北临桐柏山,西近大洪山,地势较隐蔽;境内气候温和,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盛产粮食和棉花;临近第二汽车制造厂(位于鄂西北十堰市),帆布产品除供给军需使用外,还可生产汽车上所需的各种蓬盖帆布,与二汽产品配套。基于上述缘由,省政府决定在随县选点建厂:1966年8月上旬,省纺织工业局经理司慧勇、襄阳地区工业局局长王丰来二人亲临随县,转达上级意图。与县委、县人委的领导同志具体商量,研究建厂事宜。

1966年,由国家计委列项兴建随县帆布厂,9月6日湖北省计委批准,从沙市棉纺织厂印染厂筹建处预拨资金尽快做好建厂筹备的各项准备工作。

1967年2月,国家计委将我厂列为当年“国家确保的备战项目。”同年4月,国家建委决定我厂为“国家1967年重点建设项目”,据此精神。湖北省建委下文通知省内有关单位:“为确保随县帆布厂年内建成。请各部门主动协作,积极配合,必要时应给予优先照顾。”

1967年中纺部将随县帆布厂的兴建排为全国纺织基建项目之首。投资、建筑三材和部管统配物资直拔。纺织主、附机设备均优先分配。

本来计划用一年或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投产是大有希望的。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年正常的工作品建物序教打乱。食之工程一施开结,从一九大六年八月筹建,直到一九七口年十月先后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才全部建战投产。

 

厂址的选定

1966年8月下旬。中纺部设计院派出先谴组从首都北京千里迢逊来到随县勘察选址。在筹建处人员的引导下。一行十几人徒步在县城周围进行实地观察。选择的地点有城郊的白云、两水的蒋家生、淅河的望城岗南关的草甸子和北门外的三宝巷,以及新生大队的冷家塆等十多处。

后经筹备处设计院多方比较,最后确定在城关北门外。新生大队的冷家塆建厂。其有利条件:(一)交通便捷,施工方便;为一年建成投产提供了先决条件:(二)位处县城附近,商业网点和其它福利收施可就近利用。不需投资兴建;投产以后也可节约大量的运杂费用,与生产有利,(三)厂址北、西有小溪流经,排水方便;(四)、上级决定在随县建厂符合中央关于内地建议的备战方针,无需再选择山冲或离县城较远的偏辟地带。

经征求随县县委、县人委同意,报请省纺织工业公司复议。省人委批准。厂址选定在随县城关北门外(即现在厂址)。

 

征用土地

棉纺厂兴建时期(即1966年—1970年)生产区、生活区共征用土地135.251亩。

 

筹建情况

成立筹建处。1966年8月。随县县直各单位正在进行“四清”。随县党政领导对建厂之事十分重视多次研究,在“四清”分团负责人谭国爱(省委组织部科长)亲自过问下,经请示“四清”总团(地址在随县环潭)同意,决定由随县工业局牵头,从县直单位抽调干部组建筹建班子。8月24日陆续抽调的十一名同志(工业系系统:王喜臣、余先才、黎法随、曾玉祥、张明友、彭家兴;财贸系:何荣富、杨宏秋、王文清;人委机关:喻发启、吴忠贤)在工业局会议室召开首次筹备会议,决定由王喜臣(刚从湖南某部队转业不久)具体负责筹延处工作。8月30日,随县人民委员会正式下文通知成立“随县帆布厂筹建处”。

在县委和省公司的关怀下,筹建处的人员不断充实增加,县直单位又有五名同志(周明才、曹吉元、刘焕业、艾心友、苏加元)被抽调到筹备处。为了加强技术业务工作,省公司从武汉各棉纺厂抽调了一批干部,他们是:武汉国棉一厂梁士武(计划)、杨文彬(财务),国棉五厂黄保方(工程师)、王玉振(供销)、张同仇(技术员)、武汉帆布厂薛根宝(技术股长),从3509工厂调来了三名管理干部:孙精千、李洁忱、李德义。11月初。武空转业六名干部:杨文寿(14级)、邹宝昌、福均、刘明元、陈万顺、谢大刚。67年工程师付丰顺从东北丹东化纤厂调入。

筹建处设办公室、财务组、材料组、施工组、人事组、后勤组,在业务不熟,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领导指向那里,就打向那里,白天紧张工作,晚上组织学习。

设计院现场设计组。建厂设计任务由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三室承担。66年10月该院抽调电气、水暖、通风、工艺、土建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场设计组来到随县,由室主任高作彦负责,在随县第一招待所食宿,租用县农机厂会议室办公,加班加点进行设计。

建筑承包单位、生产区土建工程由纺织部建筑安装公司第三工程处第三施工队承包,队长王金元。1966年8月起,施工队伍从河南三门峡市、郑州市陆续来到工地。年底已达500余人,为了及早提供安装条件。

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由纺建公司机电安装第三队负责。

生活区土建工程由筹建处根据省公司批准的标准自行设计,组织当地的建筑力量施工。工地需用的几百名民工由工地指挥部从淅河、安居等地调集。

工地指挥部。1966年12月3日。由随县县委、帆布厂筹建处、纺建公司。设计院现场设计组以及临近区、社负责人,组成了“随县帆布厂工地指挥部”。县委副书记常东昌、筹建处负责人王喜臣任指挥长。

 

招工和学员培训

工厂筹建时大批量招工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66年10月至1967年6月。随县劳动局根据省、地劳动局的通知。下达招工指标1386人。其中固定工人529人。亦工亦农轮换工657人。

固定工人在县内各区、镇非农业人口中有常住户口的社会闲散和知织青年中招收。亦工亦农轮换工在农村田少人多的社队青年中招收。

招工条件是:成份历史好、政治可靠、思想进步、身体健康,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国定工为17—22岁,亦工本农轮换工为17—25岁,男女未婚青年。通知要求亦工亦农轮换工经审查合格后与社队签订合同,期限为3—5年。凡被录用新工的户口、粮油关系随同转往。

根据劳动局下达的指标。筹建处派员分别前往各区、镇招收,1966年11月首批新工招收进厂。

据资料记载,第一批共招收新工733人。其中固定工人290人。亦工亦农轮换工443人。算是没完成招工计划。这主要因住宿困难,有百余名新工虽然已办理了招工手续,但要在家听侯通知。武汉“七·二〇”事件以后,全省招工停止,这批人员一直未通知进厂。新工的待遇是:固定工每月生活补助费15元,服装费3元,计18元;亦工亦农进厂时待遇与固定工相同,反映强烈,意见很大。1968年5月。按照省公司领导口头通知,第一年待遇改按每月22元执行,满一年加2元。并按此标准补发了差额。

第二次招工是在1969年底至1970年底。上级下达招工指标1000人,分别在随县、红安、安陆、枣阳等地招收(红安100人,安陆100人,枣阳400人,随县400人。之后从枣阳指标中拔出100人在谷城招收)。根据省革委会(70)59号文件精神。此次招工对象主要是“老三届”(六六届、六七届、六八届)下乡知识青年,比例规定为:大中城市下放的占85一90%。县城下放的占15—10%。由贫下中农讨论推选。经大队、公社、区革委会审批,县革委会招工领导小组批准。

招工条件是:热爱领袖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遵守劳动纪律,联系群众,本人历史清楚,身体健康。

年龄在25岁以下,男女未婚青年。

这次共招收新工人1034人。

学员培训。

为了让这些新进厂的工人尽快适应工厂各环节工种的需要。厂里制定并实施了大量的培训计划。1967年5月以前进厂的安排在武汉各棉纺织厂培训学习。1967年3月派出30余人赴河南子北(安阳)棉纺织厂进行捲纬、中型帆布挡车维修技术等对口培训。

培训时间,运转工人6个月至1年,保全、保养、水电、电机修工人为一年半。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主、附机和通用设备不能如期交货,安装工作一再拖延。在外培训的时间也不断延长加长。部分学员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擅自回厂“闹革命”。直到1968年9月—10月,培训学员才陆续返厂。

 

勤俭建厂《倡议书》

棉纺厂兴建时期,遵照毛主席关于“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的指示。提出“建厂先建人,建人先建思想”的建厂方针。号召全厂职工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用自已辛勤的汗水把我们的工厂建起来。”

新工怀着对党无限的感激之情。从农村来到县城,决心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保持者劳动人民的本色,身穿土布衣,头顶青天,脚踏荒地”积极投身于建厂劳动。1966年的数九”隆冬,几百名新工没有房子住。分散借居在随县农机厂、造纸厂、县一中、县公安局等单位的会议室、饭厅、仓库、教室、礼堂。没有铺板,睡的是地铺。在河里堰塘洗漱。在芦席棚内做饭,露天作饭厅。工地当“战场”,大家提出“雨天当晴天,晴天顶两天”的行动口号。白天紧张劳动,晚上和雨天学习毛主席著作。当时劳动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热情高,干劲大,毫无怨言,没人叫苦叫累。

1967年5月筹建处向全厂职工发出了倡议书,号召大家“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厉行节约。要求全厂职工爱厂如家。从多方面着手,动脑筋,想办法。节约“一厘钱’,断砖碎瓦、木块、下脚料、一米铁丝、一颗铁钉都要拾起来,用在建筑上。”“希望同志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为国家节约资金。做到事事有人管,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抓。生活区用的土建材料,力争一律自运,土方自挖回填。加强现场管理,严格领发制,杜绝乱用、乱拖、乱丢、乱买现象。

省公司对这一作法予以肯定。67年6月5日以(67)鄂纺工基字第114号文件向全省各机纺织厂筹建处全文转发了我厂的《倡议书》,并写了批语:“……我们认为:随县棉纺织厂从点滴入手。执行勤俭的原则,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树立“建厂先建人,建人先建思想”是比较突出的。……”“希望各筹建处职工积极响应他们的倡议,学习他们好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为多快好省地完成我省1967年基本建设任务而奋斗。”

这种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勤俭建厂的精神在我厂建厂史上一直被发扬光大。1970年又一批新工进厂后,由蔡坤道、黄德松、徐业祺负责,组织了近200名新工成立了基建连,参加建厂劳动,除担负生活区土方回填,挖房屋基脚取土,自搬自运土建材料外,邀请了浙河建筑队一名姓马的老师付作技术指导,先后兴建了100m2的职工食堂。614m2二层楼干打垒幼儿园和1559m2三层楼房家属宿合。1981年泥木工班又兴建936m2二层楼房质量比较高的食堂操作间和就餐饭厅。

 

主辅机的安装和试生产

纺织工业部和省纺织工业公司对我厂的主辅机安装工作提出了“先纱后布。成套试车,全面铺开”的指示,并提出了1968年开出一万锭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

1968年4月28日,王喜臣召集了安装临时小组成员和工序负责人会议,为武汉安装队来厂安装主机作准备工作。

1968年5月武汉安装队进厂,由省公司荀工程师带队,人数约为五、六十人,由于当时我厂设备到货缺件,又正值“文革”之际,队员来自武汉各厂,受派性影响,思想很难统一,加之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队员对六十年代棉纺新设备不熟悉、技术上不适应,因此,武汉安装队只是在部分工序试装了几台样机,全部设备安装一时没全面铺开。

1968年6月初,承建我厂的纺建三处与铁路大修四队发生大规模武斗,武汉安装队就此离随返汉。

之后,我厂从郑州、安阳调来一批技术干部和业务管理干部,从厂部到各工序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主辅机安装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厂部负责人:王喜臣、付丰顺、杨长匡、张加静、严永芝、张协哉,各工序负责人:清花:梁枕流  冯书贤,梳棉:沈植海;倂粗:李正福  李永泉,细纱:王丕玉  准备:汤良尧  布机:周以贵,电气:程士英  余玉珍;机修:吴正炎

河南省纺织机械安装队于1968年7月底来我厂,签订了三个月完成安装任务的合同,该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基建司,是一支专业化的安装队伍,组织严密,技术力量较强,我厂人数约八、九十人。

河南安装队改进厂后先将武汉安装的几台样机拆除,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一共安装主辅机273台,占我厂设备的60%左右。后因为部分设备到货不齐,安装工作无法进行,68年9月底安装队陆续提前回予。

河南安装队离后,安装工作由于人力不足,进展缓慢。69年8月,我厂又从陕西西北国棉七厂等单位调来一批技术工人,加上原来从三五O九厂调来的老工人和本厂学徒,继续完成安装的收尾工作。到69年底,除个别缺件机台外,全厂主输机设备461合全部安装就绪。

我厂首次试生产是68年9月28日,以出第一个棉卷向国庆十九周年献礼,首次试车规模5000纱锭。

1968年底,逐步扩大到一万锭,实现了纺织部和省公司对我厂的要求。到1969年初纱锭扩大到15000锭。同年5月布场首次试车。至此,纱布两场配套全面铺开。实现全能生产。

1970年我厂招收新工人一千余人。同时,随县火力发电能力增加,基本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10月间,三万纱锭。160台中型帆布机全部开出,实行三班运转。当年生产棉纱15096.99件,棉帆布306.51万米,获利润31.84万元,实现建厂以来第一次受益。

(作者:晓峰,原随州棉纺织厂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