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社情民意>详情

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需从五方面进行突破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07-18

近年来,由于金融去杠杆出现的政策制约,加上股市大幅度调整,银行对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出现了断贷、抽贷、压贷的现象,导致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虽然近期中央及各部委密集发声发文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银保监会提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各银行也表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相关贷款政策。但是,在银行层层加强风险控制的情况下,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政策和要求实际上还没有落实,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2018年下半年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压贷的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

中小型民营企业仍在生死存亡中艰难挣扎,民间融资渠道并未恢复。长期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给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时较为谨慎,导致大量民营企业不得不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民间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应该说,民间融资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金配置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资金紧张,大量P2P公司“爆雷”,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加大,使得民间融资渠道还没有得到恢复,整个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甚至制度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防风险屏障。三是国有企业有政府的最后背书,政府实际上成为国有企业贷款的最后买单人。四是银行内部严格的风险考核机制,造成银行业务人员宁可不为也不愿承担业务风险。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资源以及银行的风险评估方面,与民营企业处于严重不平等地位,国企与民企的贷款风险差别并不能反映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内部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银行来讲,出于规避自身风险,追求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正常的借贷业务中,尤其是在金融系统去杠杆、防范风险中,自然会对民营企业断贷、抽贷、压贷,把大量的金融资源配置给国有企业。因此2018年上半年以来对民营企业抽贷、断贷、压贷的现象,主要不是金融系统的业务人员怕承担政治风险造成的,而是整个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造成的。

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从五方面进行突破

(一)建立国有企业和民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完善民营企业与各项基金或资金的对接机制。加大“政企结合贷”和“续贷周转金”的执行力度;放大金控集团对实体经济的担保额度;设立“政策性救助基金”、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方法,帮助区域内中小企业解困,挽救众多中小企业于水火之中。

(三)在对企业授信、审批、评估、抵押、担保和反担保等制约企业融资难的环节上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以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深化与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场外交易市场等机构的战略合作机制,助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在新三板和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以获得市场资金的支持,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五)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政府要严格规范和正确引导,让民间资本进得来、干 得好、留得住,推动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民营经济新格局,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